首页

河北校园女s调教在线

时间:2025-05-23 03:06:53 作者:【理响中国·春江水暖鸭先知】一家“村咖”的共富密码 浏览量:96357

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,山西朔州平鲁区举办2024年“锣鼓迎春·塞上雄风”元宵节街头文艺展演活动。刘志伟 摄

  中新网朔州2月26日电 题:南北非遗“点燃”塞北小城“元宵夜” 传统民俗演绎“热辣滚烫”

  作者 高雨晴

  广东潮汕英歌舞、新疆歌舞“登陆”塞北小城,踢鼓秧歌、威风锣鼓、中华顶幡、打铁花等非遗民俗轮番上演……连日来,一场南北非遗民俗展演“点燃”山西朔州平鲁“元宵夜”,民众穿梭于大街小巷,看花灯、赏非遗,感受“朔北雄城”的“热辣滚烫”。

  平鲁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北部,地处晋蒙交界的黄土高原地带,是“中华门神”尉迟恭故里,有“朔北雄城,塞外天险”之称。

  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,朔州市平鲁区举办2024年“锣鼓迎春·塞上雄风”元宵节街头文艺展演活动。其间,当地组织各部门、乡镇(街道)、企业的15支文艺表演队走上街头,大展才艺;11台彩车和4台花车在街头巡游,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
元宵节期间,踢鼓秧歌、威风锣鼓、中华顶幡、打铁花等非遗民俗在塞北小城山西平鲁轮番上演。 刘志伟 摄 山西平鲁,元宵节民俗活动吸引民众驻足观看。 刘志伟 摄

  现场,新疆歌舞热烈奔放,尽显丝路风情;踢鼓秧歌表演风趣,极具传统地域特色;潮汕英歌舞气势如虹,带来力与美的震撼;中华顶幡动作惊险、技艺超群,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叫好。不少民众表示,“今年元宵节活动热闹非凡,年味十足”。

  其中,来自南方的潮汕英歌舞深受当地民众喜爱。融戏剧、舞蹈和武术于一体的英歌舞,是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艺术,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
潮汕英歌舞表演。 刘志伟 摄 广东潮汕英歌舞“登陆”塞北小城山西平鲁,精彩的演绎吸引民众观赏。刘志伟 摄

  16岁的潮汕英歌舞演员林培杰第一次来到山西。他说,“元宵节期间,我们每天演出10场左右,感受到当地民众浓浓的热情和对英歌舞的喜爱。”

  踢鼓秧歌是每年元宵节当地必不可少的节目。民间艺人自行组成演出班,在街头、广场等地,进行演出活动。表演时,常以两踢鼓(多扮老生)引路,每一踢鼓后,跟一拉花。踢鼓的步法大而刚健,表演刚健奔放;拉花的步小而颤动,表演袅娜柔软。

踢鼓秧歌是每年元宵节当地必不可少的节目。刘志伟 摄 平鲁踢鼓秧歌源于农耕,极具地域特色,广受当地民众喜爱。高雨晴 摄

  踢鼓秧歌非遗传承人杜成印介绍,平鲁踢鼓秧歌源于农耕,极具地域特色,广受当地民众喜爱。如今,表演团体人数由过去的几十人发展至四五百人。“今年,我们组织了一支108人的踢鼓秧歌表演队,并特别设计‘四面八方’队形,寓意‘龙行龘龘’。”

  除文艺展演外,元宵节期间,当地在平鲁城区中心的一处广场上,特别设置门神信俗——尉迟敬德、泥塑、剪纸等非遗展区,同时在平鲁区文化馆举办“精神家园”非遗展览,集中展示当地非遗文化,让民众感受民间文化魅力。

剪纸艺术家薛振元向民众展示剪纸作品。 高雨晴 摄 非遗传承人展示中华门神尉迟恭文创产品。 高雨晴 摄

  夜幕降临,平鲁区紫晨广场上人头攒动,造型各异的花灯“点亮”这座塞北小城。当地将龙年新春、门神文化、城市发展、科技进步与彩灯艺术相结合打造而成的“夜游乐园”,吸引不少民众前来观赏,在灯火璀璨中,为龙年春节画上句号。(完)

【编辑:钱姣姣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或支持特斯拉测试“无人驾驶出租”

赣州11月13日电 (熊锦阳 尹才霞)13日,中国稀金谷“高科融”成果转化平台在江西省赣州市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上线。该平台由赣州市赣县区搭台建设,通过金融赋能、风险共担、投贷联动的模式,帮助高校、科研院所、金融机构等高效精准对接,加速科技成果从“实验室”走向“生产线”迈向“市场化”。

中秋假期第二天 短途自驾出行车流增多

新闻发布会上,山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、厅长常建忠介绍,今年以来,山西高度重视就业工作,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。其中,《山西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办法》的颁布,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更加明确的认定标准和帮扶措施。同时,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,山西省制定了14条具体举措,旨在激发市场活力,创造更多就业岗位。此外,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的延续实施,有效减轻企业负担,稳定就业岗位。

推动高质量发展·权威发布|河北: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彰显新担当

  (五)牵头承担国家规划教材编写任务的单位,原则上应为省级以上示范性(骨干、高水平)职业院校或重点职业院校、在国家级技能竞赛中成绩突出的职业院校、承担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、行业领先企业、教科研机构、出版机构等。编写单位为出版机构的,原则上应为教育、科技类或行业出版机构,具备专业编辑力量和较强的选题组稿能力。

包装兴起“简约风” 新式月饼“圈粉”年轻人

近年来,一些网红景区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、浓郁的文化氛围甚至精巧的灯光设计火爆出圈。但是,很多游客来后仅仅是拍张照、打个卡,在社交平台晒一下而已。网红景区要长红,还需在软硬件上持续下功夫。在硬设施上,既要满足停车、用餐、如厕等基本需求,也要完善充电、网络信号等新型基础设施;在软环境上,不能只靠验票、讲解、卖小吃传统“三件套”服务,还需针对网络时代游客个性化需求,持续改善服务内容和质量。

农工党江西省委会成立70周年:履职尽责有作为 服务大局有担当

近年来,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,各式各样的“AI”作为生活、工作辅助工具出现在民众生活中。同时,主打情感寄托、陪伴的赛道也异军突起,成为不少用户的“心头好”,把“AI”当作朋友甚至恋人,放心大胆地分享自己的心情、日常。为什么如今越来越多人愿意沉浸在虚拟社交中?长期“与世隔绝”,沉迷“赛博”社交会有何影响?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。(杨予頔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